我們「終止活熊取膽項目」的核心目標是要從熊膽養殖業救出受害熊隻,在我們位於中國及越南的獲獎級救護中心為牠們提供終生照料,並與相關當局合作,共同終止亞洲的活熊取膽活動。
目前逾10,000頭熊隻,當中主要是月熊,另外還有太陽熊以及棕熊,正被圈養在亞洲各個熊膽養殖場之中,養熊者定期抽取膽汁,以圖盈利。
大部份膽熊都被囚困在狹小的籠牢裡,受困熊隻甚至難以轉動身體,也不能站立起來。有些熊隻自幼便遭遇籠牢之苦,自此未曾離開所困之處,就這樣度過30年的籠牢歲月。在營救牠們逃離囚籠的時候,往往因為多年下來身軀長大了,以至未能經從囚籠的門口離開,身體上也會出現過於擁擠而被籠子鐵支所造成的傷疤。這不但嚴重影響熊隻的身體健康,也會損害牠們的心理健康。
一般而言,可以通過多種入侵性的抽取方法來收集熊膽,無不對熊隻帶來嚴重感染風險。大部份膽熊都飽受饑餓之苦,嚴重脫水,罹患多種疾病乃至於惡性腫瘤,到了危及膽汁素質的時候,就會慘遭殺害。只有少數熊隻可以獲得適當的藥物治療,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獸醫護理。亞洲動物基金也曾看見過一些老弱熊隻,因為無法身體生產膽汁,而被活活餓死於囚籠之中。
病理報告顯示,患病熊隻的膽汁經常受到污染,混有血液、膿液、糞便、尿液、細菌,乃至癌細胞。
儘管有了便宜有效的草本藥物及合成藥物可以取代熊膽,而且服用來自患病熊隻的熊膽潛在健康風險,養熊業依舊持續。對熊膽商品的需求主要來自中國、日本、韓國、越南、馬來西亞,以及台灣。另外,熊膽商品也出現在澳洲、印尼、老撾、緬甸、新加坡、美國和加拿大等地。